服务热线
13770985289
巴氏消毒法
巴氏杀菌法是一种应用于水系统消毒的低温热处理方法,主要目标是病原微生物和其他细菌。利用病原菌对热的敏感性,透过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来杀死微生物。为了考虑高温条件,巴氏杀菌的纯水系统需要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安装。
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细菌的繁殖速度会受温度影响。温度越低,细菌繁殖缓慢;温度越高,繁殖加速。然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细菌死亡。巴氏消毒充分利用了病原体对高温的不耐受性,通过恰当的温度和保持时间处理,以消灭其繁殖。在水系统中,通常使用65°C至80°C的温度一定时间来维持纯水,并实现消毒效果。
经过巴氏消毒处理后,仍会留下一些无害或有益、相对耐热的细菌或细菌孢子,因此,巴氏消毒并非无菌的过程。
纯净水设备中的巴氏杀菌有两个重要功能。
1、对于用于纯化水设备的活性炭等预处理单元,RO/EDI单元和存储分配管网单元,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
2、维持注射用水系统正常运作时微生物的生长。
臭氧消毒法
臭氧是光谱消毒剂,它能够通过氧化过程摧毁微生物的膜结构和内部物质,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从而实现消毒的效果。当臭氧的浓度达到0.15毫克/升时,就已经超过了人类嗅觉的临界点,这个浓度被称为卫生标准点;当臭氧的浓度达到1~10毫克/升时,就属于刺激范围;当浓度超过10毫克/升时,就会引起中毒。
臭氧有着很短的半衰期,只有30-60分钟。在应用时需要现场生成,使用空气制造的臭氧浓度为10-20毫克/升,而使用氧气制造的臭氧浓度为20-40毫克/升。另外一种生产臭氧的方法是电解水,即通过将水电解成氧原子,再将其中的自由氧气转变为臭氧。
臭氧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氧化能力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能够迅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微生物。通过向纯水系统中加入臭氧并使其溶解于水中,我们可以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来持续对储罐和管道系统中的水进行消毒处理。
紫外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介绍: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的方法,具有广谱杀菌能力,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利用专门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水流,可以直接消灭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和其他病原体,达到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不向水中添加任何物质,无任何负面影响,这使其比氯化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更为出色。目前,能够提供足够UVC强度来进行水系统消毒的是人工汞(合金)灯光源。
紫外线消毒灯的灯管采用石英玻璃制造,汞灯根据点亮后灯管内的汞蒸气压力和紫外线输出强度不同,可分为低压低强度、中压高强度和低压高强度三种类型。消毒效果取决于微生物所接收的辐射量,同时也受紫外线输出能量、灯的种类、光强度和使用时间的影响。随着灯管的老化,光强度可能会减弱30%至50%。